广西口腔颌面修复与重建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是口腔医学专业实验室,始建于1981年,2014年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廖红兵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张志愿院士。重点实验室立足于我国颌面部出生缺陷和继发畸形高发的实际,结合国际口腔医学发展的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颅颌面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牙颌面部硬组织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研究以及干细胞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基础研究三个主要方向,同时开展头颈肿瘤发病机制及治疗、口腔病原微生物与抗感染免疫、牙髓的再生和生物材料学、口腔疾病防治策略、口腔公共健康等研究,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实验室占地面积2435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4000余万元。
实验室团队现有固定成员40人,其中博士学历人员为 35 人,占比87.5%;45 岁以下人员 24 人,占比 60.0%;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32 人,占比 80.0%;共有博士生导师 10人,硕士生导师 25人。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水平,2021-2024年期间成功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充实了实验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高层次人才D层次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人选1人、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1人、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1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3人,省级重点学科团队,省高校创新团队等骨干人才。
2021-2023年期间,实验室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课题共50项,横向课题18项,项目经费总额达1744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9项;实验室成员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168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102篇(中科院1区论文18篇),中文论文70篇(北大核心30篇),论文涵盖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涉及多个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出版著作5部,获计算机软件著作2个;获专利获授权25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与制定国内外专家共识指南5项,提升实验室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实验室在颌骨牵张再生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实验室团队运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下颌骨再生修复早期的单细胞图谱,发现PRRX1+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是该过程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创新性地提出微创伤也是牵张成骨新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口腔医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JDR,中科院分区1区),填补了国际上牵张成骨研究领域中单细胞层面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实验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之一。
口腔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复发与转移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口腔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给患者造成大范围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容貌,极大损害咀嚼、吞咽、言语、感觉等功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实验室团队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手术导航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对缺损进行更精准的修复,极大地改善患者面容。为进一步完善患者术后口腔功能,实验室团队在移植骨块上采用数字化导板及手术导航技术开展种植牙修复,明显改善患者咀嚼、言语、吞咽等功能。该研究成果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实验室团队为了解决糖尿病患者在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骨愈合延迟、愈合不良等状况,从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组织工程学等方面深入对调节糖尿病牙槽骨缺损愈合的机制及缺损愈合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发现在糖尿病牙槽骨缺损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并利用天然药物芒果苷调节这些通路,促进了糖尿病牙槽骨缺损修复,改善了糖尿病状态牙槽骨再生水平,对糖尿病牙槽骨缺损愈合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该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种植义齿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主要修复方式,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牙失败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实验室团队首次对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病变软组织进行了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者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对金属离子的反应和先天免疫反应的通路和过程。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探究了种植体周围炎发病机制的相关理论,对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种植体炎,提高种植体远期存留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